研究专著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策划案例 会员成果
返回首页

“福建号”巨轮的跨世纪航行──福建长期发展的战略思考(2)

时间:2009-12-02 01:51来源:《开放潮》1995年第1期 作者: 点击:
──交通梦。历史上,福建陆上交通闭塞,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早在鸦片战争后,福建旅居海外华侨就呼吁福建也应自办铁路。本世纪上半叶,福建虽然曾经修建过一条铁路和一些公路,但大多毁于战乱 [iii] 。直到解放
──交通梦。历史上,福建陆上交通闭塞,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早在鸦片战争后,福建旅居海外华侨就呼吁“福建也应自办铁路”。本世纪上半叶,福建虽然曾经修建过一条铁路和一些公路,但大多毁于战乱[iii]。直到解放前夕,福建是我国沿海各省中唯一没有一寸铁路的省份,只有1000多公里支离破碎的公路。在1958年建成鹰厦、 外福铁路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铁路建设一直没有大的进展。解放后,虽然公路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道路等级低,路况差,难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交通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交通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引起全省上下的关注。于是,高速铁路、“子弹列车”、高速公路……引起了福建人一阵兴奋、一阵感慨、一阵失落,即使是福厦文明路建设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终于,在小平南巡之后的1992年,省委、省政府在“马江会议”上作出了实施“先行工程”的重大决策,一场缓解交通困扰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工业梦。鸦片战争后,福建的现代工业开始萌芽。清政府、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在福建分别开办了一些近代工业。但大多规模较小,而且也只是“昙花一现”。抗战开始以后,福建的工农业生产惨遭破坏,整个社会经济全面衰落,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为落后的一个省份。解放以后,我们逐步建立起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由于地处沿海前线,我省的工业体系发育不健全,大型工业几乎是空白。建设化工城、汽车城、钢铁城……的梦想,激励着许许多多从事实业的福建人不断地追寻和开拓。
──科技、教育梦。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怀着“教育兴邦“的梦想,倾资办学,成为一代楷模。50年代末60年代初,福建曾作为“高考红旗”享誉全国。科技、教育战线的福建人,始终进行着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以智取胜“的战略还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教育的潜力还很大。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仍然是我们长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如电力能源梦、航天航空梦、信息通讯梦、海洋开发梦、生物工程梦、食物营养梦、文化体育梦,还需要3000多万福建人孜孜以求,不断探索。
 
巨轮从这里起航
 
坚实的基础与必要的反思
 
2.   1 改革开放的十五年,是福建发展史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既为福建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发展的进程和方向。15年来,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已提前7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位次已从1978年的21位上升到第9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经济结构、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个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构造、与国际经济接轨、外向度比较高的国民经济体系已具雏型。
2.   2 但是,如果我们把福建放更大的范围和更广的视野来考察,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尚不能完成令人满意。形象地说,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尽管“福建号”巨轮已经起航,但航行的速度还不快,范围还不广。据一些研究者分析,在前十多年,福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对未来发展影响很大的三大憾事:一是没有建设一公里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近十年来,福建在经济决策过程中也曾多次把它摆上议事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行动缓慢。不仅落后于北京、天津、广东等先进省市,而且还落后于甘肃、江西等内陆省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遗憾。二是没有培育出全国一流的企业集团、企业群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福建曾有一批发展起点高、势头好的企业,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薄弱和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错失了许多上台阶、上层次的机会。十年前,我们的水仙冰箱曾是容声冰箱的师傅,如今“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已响彻神州大地,而水仙冰箱却已悄然无声。在全国百强企业中,福建的企业廖若星辰,在国内外还没有几个有影响的企业集团。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不足。三是没有搞活福建的金融。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不仅没能充分利用外省资金,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还有资金倒流到省外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部分的福建金融企业还没有进入相应的角色,全方位融资、对外拓展的能力还比较弱。据资料反映, 福建直接利用香港中银集团的资金只有6000万美元,而潮州、汕头地区达11亿美元。 这不能不说福建的金融还有很大潜力。
2.   3 如果回答下面的问题,我们想每一个福建人都会在心里感到惭愧:福建有五星级宾馆吗?福建有国际水平的会展中心吗?福建有超级购物中心吗?福建有在全国排得上位的港口吗?在境外设有福建银行吗?福建有没有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外资中介机构?在中国政治经济中心或活跃地区以及海外有多少“福建大厦“呢?福建省最高的建筑物是多高?在中央电视台经常做广告的福建企业有多少?福建有几个商品是全国“单打冠军”?福建有那些科研项目研究处于全国、世界领先地位?在这些关系经济发展大局、显示经济发展实力、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后劲的问题上,我们的答案是难以令人满意的。这说明我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经济渗透能力还比较弱,在全国还没有占取应有的位置,与福建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身份还不相称。
2.   4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些遗憾与历史和现实隔离开来。几千年的封闭环境,给我们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局限;几十年的战备状态,福建在经济建设上作出了很大牺牲。福建与中国东南部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比较,山多且地势险峻,这给与外部的交往带来困难,海上通道又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无法向外拓展,造成省力的积聚相对缓慢。历史、地理、人的因素是互动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也是相互依赖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人,其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不能不受到客观现实的掣肘。这是福建发展的最致命因素。唯物主义者强调事物发展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福建与广东相比,无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市场经济的观念,客观存在着五到十年的差距。这种差距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仍然存在着继续拉大的可能。因此,这些憾事既是巨大成绩背后的不足,又是更上一层楼的包袱。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更大的范围把握优势
2.   5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说过,福建省是中国南方的小省、穷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对中国产生过重大作用。但这话也许只能适用于福建开发的初期和闭关锁国的时代,这是由福建独特的地理、资源条件所决定的。我们不能无视福建曾经有过商品经济发达、海洋贸易兴盛时期的历史事实。我们相信,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同样因为福建独特的地理、资源条件,福建将重振雄风,在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2.   6 如何审视福建的优势,是我们选择未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的基点。改革开放初期,以“山、海、侨、特、热“来概括福建的优势,成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出发点。五字优势的概括,是客观的、全面的,但毕竟带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烙印。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不断变化,从大的背景看,诸如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复关”日期的逼近,“九七”香港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这对于地理位置独特的福建省来说,既是审势的关键,又是制定发展战略很重要的参数。
2.   7 优势是一个动态、相对的概念。我们认识、把握优势时,应该注意:
──要辩证地、积极地把握优势。优势是随着时间、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今天的优势,可能成为明天的劣势;昨天的劣势,也有可能变为今天的优势。优势总是与机遇相伴而生,在各种机遇中把握优势,在合乎规律与顺应趋势中发挥优势,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要在全局上全面地把握优势。唐代诗人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这样一个基本道理。今天,福建经济要“更上一层楼”,实现起飞, 也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过去我们往往从福建看福建,不是从中国看福建,更不是从世界看福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视野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的优势只能得到浅层次的发挥。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对优势的认识更多地囿于客观优势、资源优势。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客观优势与主观优势结合起来,以人为中心,着眼未来,放眼世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