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著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策划案例 会员成果
返回首页

海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主要矛盾

时间:2009-12-11 11:58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06 作者:课题组 点击:
“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个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三,发表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个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
[摘要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两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与综合发展、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资源存量不活与增量不足、公共品供给与需求、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与体制机制滞后这六大矛盾。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把握好矛盾各方面的平衡度,使这些矛盾内部之间以及矛盾之间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定位和价值取向达到一种新的优化平衡,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拓展新的境界。
 
[关键词] 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矛盾;优化平衡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Several Major about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Building of West Channel Bank
 
 
Abstract: Building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of west channel bank faces with the questions which a series of is in a dilemma. It reflects the six contradictions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in farmers, incremental stock not live and inadequate resources,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demand,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for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lags behind.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and properly handling a good grasp of all aspects of the balance of contradictions to makethes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west side of building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surrounding the overall value of a new approach achieve the optimal balance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ject new momentum and open up new horizons.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of west channel bank; principal; optimal balancing
 
 
当前,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两难的问题:既要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既要把好新农村发展的“舵”,政府强力主导与推动,又要以农民为主体建设好新农村;既要从各方面反哺农村,又要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既要注重公平、缩小差距,统筹城乡,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等等。按照福建省委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着力处理以下六大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把握矛盾各方面的平衡度,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形成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经济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经济发展和综合发展都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毫无疑问,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直接目标。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又是新农村其他各方面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有更多的力量来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作为海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是手段,发展农村经济,任务依然艰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面对新形势,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农业效益低与农民收入低,农民增收难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农村经济发展不足,难以支撑农村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2005年福建省农业比重已下降到12.6%,但农业就业比例仍高达38.3%,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321元和4450.36元,城乡差距为2.771,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8.2%5.8%。与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相对弱[1]200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浙江、江苏、广东三省均高于我省;浙江和江苏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高于我省。推动海西新农村建设,仍要把发展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
(二)综合发展作为手段和目标都需要高度重视
实现农村的综合发展,是此次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综合发展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上,综合发展侧重于社会发展;广义上,综合发展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全面发展。
人们往往认为,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等经济发展了再来推进社会等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忽视了这些方面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且本身就是重要的目标。一些地区的农民虽然收入提高了,但却感觉不到幸福的增加,反而因为生态环境恶化了、年轻力壮的村民少了、农村凋敝了而经常感叹生活的孤独、单调与无奈,感叹生存环境大不如从前。这与农村的发展不协调是直接相关的。
作为手段,综合发展中的社会发展,它需要消耗资源,挤占部分经济发展所需资源,加上综合发展投资效益的实现往往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在争取资源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让位于经济发展。当前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少,发展缓慢;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往往成为城市垃圾、夕阳产业的转移地,环境日益恶化等等,都与综合发展不足密切相关。现阶段,恰恰是农村社会等综合发展的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遇到了来自农民自身能力不足、现代文明要素缺失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支撑不足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发展缺乏后劲。
经济发展与综合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经济发展作为手段和目标之间是互动的,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综合发展作为手段和目标也是互动,通过综合发展,实现生活幸福。经济发展与综合发展之间也是互动的,经济发展作为手段,为综合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综合发展的实现;经济发展作为目标,丰富了综合发展的内容;综合发展作为手段,通过重视人的发展、公共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化,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综合发展作为目标,以农民为本,着眼于农民生活福祉的增加,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综合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综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和平衡点,妥善处理好二者的矛盾,从单一的经济性目标到综合性和协调性目标并举。
(一)政府主导要避免错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农民、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要妥善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矛盾。
政府要大力发挥主导作用,但要避免可能导致的错位现象。一方面,要避免越位现象。长期以来,在农村工作中,控制一切的思维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一些地方和领导,往往从政绩的角度考虑问题,忽视了农村实际和农民的需要,不尊重农民意愿,代替农民行使自主权、选择权,包办一切。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形不成与政府直接对话的机制,容易形成政府越位现象。另一方面,要避免不到位现象。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要素不断由农村流向城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对农村工作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视、不落实,甚至思想认识和政策设定都不到位。农村发展需要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事业等投资大、见效慢、公共性强的工程常常因无法突显政绩而未能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农民主体作用要凸显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增加农民的福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农民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德国、韩国等国外新村运动无不是以农民为主体来建设农村而获得成功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单纯依靠自身发展逐步转向外力推动促进内源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产业发展等内生性因素实现持续发展,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关系技术应用的效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农民的主体作用还未能有效凸显。一方面,农民素质不高、能力不足。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1300多万人,其中受过小学教育的仅占38.9%,受过初中教育的占31.5%,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13.3%,接受农业职业技术系统教育的不到5%[2];另一方面,一些农民还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惰性,“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消极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同时,组织化程度低、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等因素也制约了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新农村建设要做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统一。新农村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通过外力推动促进农村的内源性发展。城乡的差距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调控引导,仅凭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无法消解甚至会进一步扩大。需要政府从统筹城乡的角度出发,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中央提出要正确把握“两个趋向”,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时,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要引导农民奋斗、扶持农民,突出和激发农民自发、自助、协同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积极性,创造条件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农民内在发展的力量,促进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一)存量资源不活
新农村建设关键要解决资源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既要外部增量资源,又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源。
我省资源状况相对短缺,农村人才、土地、资金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存量相对不足,同时,还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和使用效率低下,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资源需求存在突出的矛盾。
以劳动力为例,2004年我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已占到农村适龄劳动力的1/3以上[3]。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农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相对城市及产业发展的要求,由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城市只能从事相对简单的工作,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盘活。另一方面,这些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相对于农村内部而言,又是素质相对较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致使农业和农村其他产业发展所需的素质较好的劳动力供给受到严重影响,建设新农村所需要的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存量明显不足。农村土地资源方面,我省土地资源存量严重不足,2004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仅0.49亩,远低于全国人均1.43亩的平均水平,总耕地面积也从1999年的1221千公顷下降到2004年的1140千公顷[4]。但同时,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一方面,农业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种地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耕地抛荒或半抛荒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农村建房缺乏统一规划,非农产业用地规划不够,土地得不到集约化利用,浪费大量耕地。农村存量资源不活是巨大浪费。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挖掘各类资源的潜力,有效盘活各种存量资源,缓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源短缺的矛盾。
(二)增量资源不足
“多予、少取、放活”是这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新农村建设必须有大量外部资源的注入。但是,一方面,目前我省所能提供的财政支农资金十分有限。20002004年间我省政府财政支农总量不足,财政支农仅占财政支出的6%左右;从2000年的6.75%下降到2004年的5.81%,呈逐年下降趋势[4]。另一方面,目前,对增量资源还局限于财政资金,还没有把政府所能动员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同时对调动社会资源支持农村建设也还不够。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不足,2005年我省农业占GDP的比重12.6%,而全省支农贷款仅占金融系统贷款年末金额的6.89%[5],商业银行基本撤出农村网点,邮政储蓄又只存不贷,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信用社也出现了严重“惜贷”现象,20002005年间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都在1.21.5之间,信用社从农村吸走的资金大于对农村资金的支持,大量的农村资金又不断流向城市部门,资金不足已成为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相对于农村,城市的管理经验、产业发展、文化等资源都比农村丰富,把城市资源注入农村,对于盘活农村现有存量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引进渠道单一,城市资源无法有效注入,即便引进注入,在旧的体制下,又可能造成新的存量的低效或闲置。这些都导致对农村想“多予”但又难以“多予”。
海西新农村建设要树立大资源观,站在大资源观的高度来审视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问题,正确认识海西新农村建设存量资源不活,增量资源不足的矛盾。新农村建设,既要利用好农村现有的存量资源,盘活存量资源,又需要加大外部投入,引进外部资源。增量资源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增量,不仅包括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包括各种支农政策的制定、体制机制的创新等政府所能动用的各种资源,还包括各种社会资源。扩大增量资源,以增量激活存量,实现外力推动促进农村内源性发展。(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