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特色论特色论评介
返回首页

汝信:加深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特色论》读后

时间:2009-12-08 10:18来源:《人民日报》1992年11月20日 作者:汝信 点击:
《特色论》一书的出版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探讨“特色”问题的专著,对广大读者学习和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无疑将有所裨益。

 

加深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特色论》读后
 
汝信
 
  苏昌增同志主编的《特色论》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书,读者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一系更决策,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的结合。小平同志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则是对这一理论的新发展,不仅标志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也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地深化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曾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和论证,但还没有从哲学上对“特色”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特色论》一书的出版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探讨“特色”问题的专著,对广大读者学习和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无疑将有所裨益。
  该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一般、个别和特殊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许多事例,阐明了特色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必然性,尤其是作者把特色的形成和事物发展进程联系起来考察,指出特色是发展过程中质的转化和质的优化的统一,并且充分肯定了主体在实现质的优化中的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样就把对事物的特色的认识和把握同人的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特色的形成和发展看作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选优的过程。因此,正确地理解特色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该书中富有创见的观点涉及到当代认识论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值得引起哲学界的重视,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特色论》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书中关于特色问题诸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析,归根到底都是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理论论证。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令人信服地说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同时又从当前中国的国情出发,阐明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构架以及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特别应该一提的是,作者着重展望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促进社会的全面优化,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引导人类向更高境界发展。这将有助于增强广大群众的信心,加深理解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以为这部著作除了学术价值外,它的现实的教育作用就在这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本文原载1992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