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特色论特色论评介
返回首页

郑庆昌 陈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层探索

时间:2009-12-16 09:51来源:《理论学习月刊》1993年第5期 作者:郑庆昌 陈 冬 点击:
《特色论》对特色从概念内涵,从发展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新观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层探索
——《特色论》评述
郑庆昌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探索这一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展开了多方面的的论证和探讨,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把特色提升出来,从哲学上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有过。由苏昌培主编、部分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撰写的《特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7月)被称为我国学术界迄今为止第一部论述特色的理论专著。这部著作首次对特色这一普遍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概括,并进而阐明了特色一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深刻联系。它的出版,对于人们深层思想的解放,对于深入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及其伟大意义裨益不浅。
《特色论》对特色从概念内涵,从发展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新观点。
     首先,把特色从特殊中分化出来,赋予确切的内涵,建立了关于特色的哲学范畴。在人们常识中,特色就等于特殊。其实不然,特色异于特殊,这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感受到的,在许多典籍里亦可窥其踪迹。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不仅要特别,而且要出色,才是特色,含有独出于或优于众者之意。作者正是注意到这一区别,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而探究特色的内涵。
     然而,思想火花的闪现与理论观点的形成毕竟不一。要从哲学高度揭示出特色不同于特殊,即优质规定性这一内涵并不容易。传统哲学理论对事物及其发展所问津的只是客观世界某种性质的事实性,不关乎价值;而优与不优必须相对一定的价值(简单说即一定的参照系)才存在的。作者依据系统科学和哲学的最新成就,大胆突破现有哲学的理论框架,把价值(从以人为主体的价值到把任何事物系统都作为主体的广义价值)引入对特色内涵的理解。特色被界定为优质事物的规定性。(《特色论》第11页)从现实说,它是区别优质事物和非优质事物的规定性;从发展看,它表达了事物发展多种可能中事物自我完善、优化发展的倾向。这样,一个由特殊分化并上升到更高层次,反映当代科学向系统与价值方向发展的新的哲学范畴就得以建立。
其次,发现了发展的另一重要形式——质优化,并探讨了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即质优化的过程。传统发展观对发展更强调客观,突出转化、质变、否定,即强调客观的否定性发展。这既有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也与当时的实践和科学水平、特别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时代的实践中心有关。而随着时代实践的中心从革命转为发展,科学对有组织复杂事物联系的揭示,必须深化对质的研究,深入研究质变后质在自我肯定基础上如何自我完善、优化发展,即特色的形成与发展问题。
在肯定质转化的基础上,作者着重从系统论的角度指出:特色的形成是事物最佳稳态的形成,是事物系统实现了内部之间与外部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良性循环,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使事物质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它是内外因协调作用,自我优化选择和组织的结果。而特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在积极对付外部环境和内部的种种变化时,自组织力量与自优化力量的增强,建立新的功能耦合网,并不断提高个体优质的稳态水平,即特色的水平。
第三,探讨了特色在历史领域的表现,提出了特色者居上的命题。特色的形成发展突出表现在人类社会领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建立在人类有意识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社会,虽然和自然界一样受规律性、必然性的制约,但又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人类社会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自然界所没有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根据自身的价值原则,在自觉活动基础上,不断地选择和创造,使社会朝着优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优化不仅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而且突出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调整和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并非只是先进的国家能够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那些后进的国家利用历史落伍者的潜势、特权,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能够赶超原来先进的国家。特色者居上,这是一条为历史事实反复证明的规律。
第四,从认识论的现代发展,提出了以实践最优化为主要特征的认识特色和创造特色的方法。作者认为,认识论发展的现代趋势是从研究认识客体向研究实践活动的转变,特色方法是这一转变的集中表现。以研究认识和创造优质事物为对象的特色方法有着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新特征:(1)突出实践最优化,以追求实践最佳效果为目标;(2)突出最优综合,着眼于系统整体最优化;(3)突出主体优化,注重提高主体认识和创造特色的能力。这种方法把对事物特色的认识和把握同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特色的形成发展看作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选优的过程。(人民日报,19921120日)它的提出将引发人们对传统认识论的重新思考,促进认识论向现代发展。
理论研究的归宿内含于它的出发点。《特色论》所提出的关于特色的哲学观点,其落脚点主要在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新的论证和更坚实的基础。从特色一般出发,作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许多深入的理解、论证和阐发。
首先,社会主义质的产生并不能完全保证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质产生后,还有个优化发展、形成特色的过程。
社会主义质产生后,还需要在自我肯定基础上,通过改革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优方式和最佳途径,以不断自我完善、自我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给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新质的潜力和优越性。如果社会主义建立后,不能继续优化自身的质,那么新质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可能产生逆转。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和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变化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反复申明:只有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社会主义,只有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特定的阶段,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过程,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创新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种种挑战,存在着多种发展的可能。为了形成、保持和发展特色,就必须不断地以实践优化为目标,提高、优化主体认识和创造特色的能力,不断地选优创新,使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佳稳态中得以实现。就当前来说,要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十四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开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国内外变化了的各种情况,不断地对现有的理论、方针、政策加以调整完善,以更好指导实践,争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第三,社会主义实践虽然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但只要这些国家能够利用新质的发展优势、利用历史落伍者的特权,创造特色、发展特色,那么就有可能赶超先进发达的国家。作者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信心,坚信未来属于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原载1993年第5期《理论学习月刊》)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