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特色论特色论评介
返回首页

张诗剑:特色的问题及其贡献

时间:2009-12-16 09:18来源:香港《文学报》1993.9 作者:张诗剑 点击:
这是一种新发现,它首次把“特色”作为事物存在的最优状态和普遍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并使之系统化,把“特色”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研讨,开拓了一个关于“特色”问题理论研究的新领域。这是在哲学领域上的一大贡献。这是一种“特色宣言”。

 

特色的问题及其贡献
张诗剑
   
不久前,笔者到福建走一趟,见到一部苏昌培主编的精装的《特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7月),由于书名显特色,便吸引了我的阅读兴趣。该部专著分7章22节,近30万言,是一部高扬时代精神的理论探索专著,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这是一种新发现,它首次把特色作为事物存在的最优状态和普遍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并使之系统化,把特色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研讨,开拓了一个关于特色问题理论研究的新领域。这是在哲学领域上的一大贡献。这是一种特色宣言
 
《特色论》哲学基础
 
为了解《特色论》产生的背景,笔者特地走访了苏昌培先生。我发现苏先生是一位从基层实践中冒起来的理论家。他原系福建省副省长,现任省人大副主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理论,而且有较强的悟性。在1989六四风波之后,他深深感到,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一乱就会酿成大悲剧、大灾难,警觉到团结的重要性,重视团结才能安定。于是,他便产生了写《团结学》的念头,他在高干学习班,开始重温马列著作,并组织一批大学生查阅大量马列主义论著中关于团结问题的论述,结果发现论团结的很少,论斗争的甚多。实践出真知,他审时度势,醒悟到这是一个缺陷。为适应特色社会主义潮流的掀起,必须抛弃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必须鼓吹团结,以期稳定。于是,他主编的《团结学》便于1991年及时问世。
团结目的求稳定,稳定后还要求发展,要发展就要有适应新形势的理论。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中,突出了特色二字,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启示。苏昌培悟性极高,时刻抓住特色二字苦思冥想,反复论证,指出实事求是是《团结学》和《特色论》的哲学基础。尤其《特色论》,它既是哲学上的崭新命题,又是社会学上最深刻广博的软科学;既是科学发明与创造的永恒动力,又是真、善、美的崇高追求;既是一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教科书,又是现代政治家决策的目标和行为规范。总之,世界在寻求最优的生存环境、最优的存在方式和最优的演化方向,世界就离不开特色(《特色论》前言)。因此,《特色论》一问世,就非同凡响,引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科技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争相评论,其影响是超常规的。上至高级知识分子、理论权威,下至普通大众,产生了多层面的反响。
 
《特色论》实质内涵
 
特色社会主义是《特色论》的核心所在。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传统的社会主义特色命题则是前者的灵魂。一些对社会主义存在成见的学者或未理解特色社会主义真义的一般人,往往会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特色论》就是为了理清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结构、状态和演化进程,作者对特色这个范畴作了极富新意的系统辩析,把特色界定为优质事物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在质转化和质优化的统一过程中完成的。有人对社会主义的解体和改革感到困惑,甚至认为,社会主义终于投向资本主义的怀抱,或曰社会主义已走向末路。其实现在是一个以和平发展为巨大标志的时代,人们都不能否定一个多极的世界正在形成,正在相对稳定中竞争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阵营的角力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社会主义的理想,无疑比资本主义优越。《特色论》指出:事物通过自身的能动作用,在多种可能性发展的空间,必须不断筛选、淘洗、优化,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环境,并随时反馈、调节、适应,消解内外冲突,建立事物发展的最佳稳态,实现事物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良性循环。这时,事物处于最优化状态——最具特色状态。社会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格局中,作者大胆地提出肯定之肯定哲学新命题,即自优化,以此策动一切组织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的组织力量和优化力量的增长,构成系统进化的原动力。传统社会主义的挫折,并不在其理论原点上,而在于不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部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因而也没有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去打破这部分僵化的体制,去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提倡改革开放、打破铁幕,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自我优化、自我完善的过程。这就有别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即显其特色,开拓了新视野,出现了新活力。这说明,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拯救社会主义,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她既能自我优化,必有辉煌的未来。社会主义完全不必倒退进资本主义的怀抱。
特色在汉语中是真、善、美的同义词,它与特殊、特点、特征、特长、特异、专一、优点、独特、杰出、突出等常被作为同义语或近义语广泛使用特色就是特别出色之意。它包括宇宙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自然界、社会界、思维领域;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系统中的优质事物。因此,作者指出特色的哲学内涵可概括为:质转化和质优化的统一、优质规定性和非优质规定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优质规定性的统一、事物质的优化和环境优化的统一。而特色的属性应是:优质性是特色的最基本属性;价值性是与富有特色的事物成正比;历时性是其在时空中不断变化发展。为论证特色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作者在上下五千年的世界和中国文明史中求索搜寻,结果发现到一个非常奇特而叉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那就是:特色者居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发展速度之所以有云泥之别,秘密就在于社会特色的显发与消解。奋进者再奋进,是因为它保持了强健的特色锋芒;沉沦者再沉沦,是因为它丧失了特色的个性。一个先进的国家民族,并非一劳水运地独领风骚,无特色,不革新,就会成为落伍者;一个落后的国家民族,只要能抓住机遇,以富有特色的生存方式勇于进取,后来者可以居上,这是历史落伍者的特权
《特色论》的作者坚信,文明的再造其实就是特色的再造。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落后中国在新历史契机中对时代挑战积极回应的结果,为一切落伍的国家,实事求是,结合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特色论》实践效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为社会主义注入特色,也就提出了历史性的新命题。追求最优成为决策的理想目标,创优实践成为改造世界的行动。特色概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革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积极影响人类对未来的选择,邓氏的特色观已在中国显露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这个世界管姓,本身都存在着自我优化的问题,不优化就必然没落。欧洲经过工业革命,日本经过明治维新都曾获得振兴;目前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长期不革新,正日趋衰落。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最久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因不能优化自己而解体;但在中国,邓小平及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并 在实践中取得光辉成就,令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立于不败之地。这说明特色理论具有无比的生命力,它不但具有现实意义,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是世界最大的民族,民族的强弱,除了有个强大的政党外,还应该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这个精神支柱,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系统的《特色论》的问世,便突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在中国的书库中确立了它的显要地位,在哲学实践领域也翻起新的浪潮。
《特色论》是在邓小平特色思想的统摄下,试图通过宏观和微观各层面的哲学阐释和对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经验的总结,把特色理论加以系统发挥,将其作为接受时代潮流新挑战有力的理论回应。
社会的发展最重要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种相适应实际上就是社会稳态特色是事物处于最佳稳态条件下表现出的最佳系统功能,特色的形成也就是最佳稳态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的行动,正逐渐令特色形成最优改革就是打破束缚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建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模式;开放就是打开国门利用资本主义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发展社会主义。这都为了打破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旧稳态,建立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新稳态《特色论》指出,“特色”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全面优化”,“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最优的唯一通道”的科学。近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之冠,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便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特色”理论思想的巨大威力。
笔者认为,“特色”新命题的提出,十分有利人类从“恶性战争”转向“良性竞争”。正如《特色论》前言指出:“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意味与世界对峙,它要我们投入世界,与世界共忧,思人类所共思之题,创人类所未创之业,解人类仍未解之谜。”这是对“斗争”哲学的大胆反叛。邓小平曾“三起在落”,苏昌培也挨过斗,中国人民曾困于饥饿的大峡谷,作者深知个中三味,深感和平发展的可贵,故建立稳态的“特色理论”,并尽快付诸实践。
应该指出,《特色论》并没有脱离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一般、个别和特殊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许多事例,阐明特色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必然性,尤其把特色的形成和事物发展的进程联系起来考察,充分肯定主体在实现质的优化中的巨大的能动作用。这就把对事物特色的认识和把握,同人的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特色的形成和发展,看作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选优的过程。因此,正确把握理解特色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系香港《文学报》主编,本文原载19939月香港《文学报》)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