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著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策划案例 会员成果
返回首页

2000年的福建农村(下)(2)

时间:2009-12-12 14:42来源:未知 作者:课题组 点击:
──推动农村文化、科技、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在近中期内拓宽这一瓶颈,才能使农村经济发展纵根本上摆脱恶性循环。 5 6 闽西北经济区是我省重点山区,山上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已达到一定
       ──推动农村文化、科技、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在近中期内拓宽这一“瓶颈”,才能使农村经济发展纵根本上摆脱恶性循环。
       5· 6 闽西北经济区是我省重点山区,山上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已达到一定水平。这一经济区今后的发展对于我省沿海、山区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本区是我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决不能丢掉这一优势去盲目发展某些经济作物。如果只考虑区内粮食自给,必然影响全省经济的布局。发展粮食生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调整耕作制度,实行水旱轮作,以田养田,提高地力;二是以增加投入、改良品种、提高质量、主攻单产为突破口,改造中低产田;三是调整耕地承包制度,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加速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程。
       ──发挥山区优势,建立粮、牧、林、果综合商品生产基地。本区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水果生产都具有优势,其中林业优势尤为突出,应走以林为主、林牧粮果结合的农业综合发展之路。与全国其他林区相比,本区林业生产具有周期短、成材快、林种多、质量好的优点。这是自然界赋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振兴闽西北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速林业生产的发展,首先要确立生态平衡和大林业观点;其次,在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和特种林,以达到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高效益的立体林业体系的目的。
       ──乡镇企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自然资源优势,走“资源转化”的发展路子。本区是我省的“绿色宝库”,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山货资源和矿产资源,应紧紧抓住这一优势,坚持资源转化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竹、木、茶、果、笋、菇以及矿产的综合利用、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7 闽西经济区是全国著名的老区,属于福建省经济落后地区。但资源状况、发展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潜力等有自己的特点,脱贫致富必须走自己的路子。
      ──要立足资源优势,打开“山门”,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外引内联,走开放型资源开发的路子。一是要大力开放矿产资源,变“细水长流”为“有水快流”,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多渠道、多成分、多层次的联合开发,以支援国家建设和繁荣农村经济。二是要加快农村加工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多次增值。今后重点要抓矿产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
       ──要保证粮食自给,有计划地发展烤烟、茶果等经济作物。除种植业外,要以林业为支柱,抓好300万亩速生丰产林的基地建设,并实行长短结合,发展竹木生产,建立毛竹、笋干生产基地。牧业和渔业是本区的薄弱环节,要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草山和水面,大力发展草食家畜和淡水养殖;建立、健全繁育体系;组织专业化生产,扶持专业户、专业村;建立饲料生产基地,等等。
        
第六部分 农村发展环境的建立与改造
        
       逐步建立符合农村未来发展需要的环境
        
6·1 经济开发和经济发展是在一定发展环境中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发展中逐步建立符合农村未来发展需要的环境,是实现2000年福建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
       在改革、开放中,福建农村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客观上存在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良环境和城乡发展的不平等机会,这种初步的变化仍然不足以支持农村的长期发展。为此,全社会从现在开始就必须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立符合农村未来发展需要的环境。
       农村发展环境的改造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因素,又包括无形的非物质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的、巨大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因此,农村发展环境的改造仅靠单项突破难以奏效,唯一可供选择的只有走综合改造的路子。在这里,我们想着重谈一下农村发展环境综合改造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农村城镇化
        
       6·2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农村发展环境综合改造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个完善的农村城镇化体系,不仅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而且是改变传统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要明确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方针。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城镇化的量在发展,而且城镇化的质也会在一定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即以小城镇为主的农村城镇结构体系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向中小及至大中城市为主的结构体系不断演进。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要顺应城镇化进程的总态势,优先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城镇,逐步使之演进成为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卫星镇,逐步使之演进成为中小城市;鼓励发展乡村集镇,逐步使之演进成为农村的小城镇。
       ──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划。现在就应该着手制订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在规划中,要因地制宜,适当分工,合理布局,把农村星罗棋布的城镇建设成多功能、高效益的农村城镇体系。要根据节约土地的原则,尽量避免在规划的以外建房、办厂。
       ──重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以发展城镇商品经济为中心,积极进行市场、道路、桥梁、仓库、码头、邮电、通讯以及教育、文化、娱乐、卫生等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
       ──注意环境的保护。在农村城镇建设中,要尽力避免破坏生态平衡,把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得到及时的治理,把小城镇建设成整齐、美观、清洁、方便的生产、生活区。
        
       农用工业的加强和发展
        
       6·3 农用工业的发展是农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物质基础。化肥、农药、农膜、柴油、农机具等农用物资对农业的增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很现实的作用。农用物资供应不足,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省省内化肥、农药等农资自给积度只有40~60%,农用薄膜、柴油等供应水平也较低,尽快提高我省农资生产、加工能力势在必行,应当尽快摆上议事日程。国家要在政策上对农用工业给予优惠和扶持,为农用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用工业的投资,加速农用工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