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著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策划案例 会员成果
返回首页

2000年的福建农村(中)

时间:2009-12-12 14:33来源:未知 作者:课题组 点击:
2000年的福建农村(中)

 

2000年的福建农村(中)

19886月)

 

《2000年的福建农村》课题组

 

第三部分 2000年福建农村的轮廓

        
       3·1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综合发展战略的实施,福建农村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到本世纪末,农村将彻底走出沿袭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封闭循环的 “谷底”,步入商品经济开放循环的总运行中。农村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农业”的旧格局,初步完成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现代产业结构的构筑。农村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创造出较过去高几倍的日益丰富的产品和财富,并为下世纪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全面“腾飞”准备物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和观念的厚实基础。
       3·2 我们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发展速度相关比例法等多种预测技术对福建农村从现在到2000年的发展进行了定量预测。当然,这些预测不是预言。我们预测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展望未来、启发思路、发现问题、督促行动,尽可能完美地描绘出2000年福建农村的轮廓(目标)。
        
       农村经济体制趋于完善
        
       3·3 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加快和深化,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式和系列化服务体系相互补充,适合省情并促进农村长期发展的新型经济体制。在保持农村微观活力进一步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调节机制,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还要运用指导性计划(特别是在产业政策和区域布局等方面)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控农村发展的环境。随着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将发挥经济主杠杆作用。我省农村私人经营、租赁经营、合股经营、中外合营和城乡联营等各种经营形式将得到较快发展;在稳定家庭经营、强化集体经营的基础上,现行的双层经营体制将以更加完善的模式存在。农村经济新格局充满勃勃生机。
        
       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
        
       3·4 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年递增率将达16%和17.6%,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年递增率的1倍和1.2倍。增长的结果,到2000年我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898.4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三次产业结构由1985年的62.4∶28.4∶9.2转变为35.0∶46.6∶18.4 ,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这一结构较全国预测的2000年农村一般地区(44∶39∶17)先进了一步,达到经济发达地区(35∶45∶20)的水平。从而宣告以农业为重心的传统产业结构的结束和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结构的建立,农村经济趋向工业化经济形态。
       同时,农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2000年,农业总产值将达171.4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1.4倍;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构成由54∶46转变为36∶64。在种植业产量。产值保持总量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林、牧、副、渔五业的全面发展,把农业内部结构重心转移到多种经营上。
       还有,种植业结构也起了变化。依靠集约经营提高复种指数、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从而使粮食播种面积在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扩大面积近5成,其比重也由1985年的19%提高为2000年的26%。 到2000年,种植业产值将达61.97亿元,比1985年增长60%,经济作物与其他作物的产值比重也相应由37%提高到51%,跨过了重心线。
        
        劳动力结构实现了非农化
        
       3·5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二者变化是一致的。只要我们保持农业劳动生产率年递增5%的速度, 在农村及全社会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农村劳动力三次产业分布将由1985年80∶10∶10转变为2000年的36.3∶36.4∶27.3,劳动力非农化程度达63.7%(全国预测,这一结构2000年为50∶30∶20)。还要注意到,根据国外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临近40%将是个历史转折“经济线”,意味着劳动力结构已进入成熟的“工业型”,随后(即下一世纪初)第三产业劳力比重将赶超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结构朝“信息型”过渡。
       完成劳动力结构的非农化过程是要花大力气的。它必须完成这样的劳动力转移任务:(1 )首先要把大部分目前呈隐蔽性剩余方式滞留在耕地上的约占农村总劳动力30%(按社会劳动必要量计算)、260万人劳动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出去;(2)要从内涵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入手,创造条件消纳1987~2000年净增的369万人劳力,这需要每年新创造24.6万个有效就业机会,年转移率达2.3%;(3 )要努力缓解“七五”期间劳动力再生产高峰期带来的压力,这期间劳动力年递增3.25%,增长规模近30万人,是“空前绝后”的,绝不能等闲视之,要速拿对策;(4 )要继续保持劳动力城镇化的好势头,争取在本世纪末把101万人(年均7.2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系统(包括集镇、县镇、卫星城和中小城市)。完成这一转移任务,面临严峻挑战,必须采取“人带人”战略,利用劳动年龄结构呈“壮年型”的有利机会(中年劳力占42.8%),发挥能人作用,带动劳力流动。
        
       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6 我们社会经济发展不走城市化——工业化的西方国家老路,而是让城乡生产要素对流,引进适用技术,进行农村经济技术改造,在农村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走发展小城镇道路来实现人口劳力的战略转移,农村经济也顺着传统经济——二元经济——现代经济的梯度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到2000年,非农业人口比重由1986年的19.8%上升为23.6%,非农业人口数比1981年翻一番,年递增3.8%(1979~1986年年递增3.6%);将有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劳动力101万人)转移到城镇,届时城乡人口分布将由1986年的14.4∶85.6变为30∶7 0。 一部分农村人口将随家庭劳力进入中小城市搞建筑、商业和服务业,城市中也将有一大批技术管理人员被农村企业聘用参与农村社会经济活动。农村除了更好承担为城乡居民提供日益增长着的优质多样化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这一重要功能外,还创造了占总份额约45%的社会总产值,沿海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这一份额估计达55~60%左右。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村文化、人口素质、生活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3·7 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将达600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86年增长7.2倍,年递增15.2%,劳动力将达642.9万人, 占农村总劳力56.8%。乡镇企业朝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缝纫工业、传统工艺等产业发展。为了迎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和克服自身弱点(例如,据回归分析,现阶段我省乡村企业已进入劳动力经济报酬递减时期*,说明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规模、经营方向、管理方式等存在问题),乡镇企业发展要致力于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