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学术活动 特色论坛 星期六论谈 海西特色管理论坛
返回首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课题研讨会实录(4)

时间:2009-12-11 14:15来源:未知 作者:特色研究会 点击:
陈冬: 由于时间限制,很多同志还没发言。大家的观点丰富,信息量多,我们课题组会把各位同志的观点很好的吸收进来。下面,我们请苏主任和曹主任对课题进行指导,他们都在这些方面很有研究而且也很热心,请他们给我
 
陈冬:由于时间限制,很多同志还没发言。大家的观点丰富,信息量多,我们课题组会把各位同志的观点很好的吸收进来。下面,我们请苏主任和曹主任对课题进行指导,他们都在这些方面很有研究而且也很热心,请他们给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一个的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苏昌培(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福建省特色研究会名誉会长):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很有价值。我的体会是:
第一,现在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大战略课题提出来,是希望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作为社会主义,这是个很普通的理论课题,但把社会主义与新农村有机联系地起来,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联系起来,是一个新的探索。长期以来理论家都想突破,但长期以来都没有能够取得突破。几代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很多人付出了许多努力也没有能够取得这些方面的突破。那我们今天具体涉及到一个问题,是我很感兴趣的,也是我们过去想做却没有做好的。在社会主义大进程中,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关系到理论和法制的关系,过去提搞活机制,实际上机制是不可能单独搞活,因为机制关系到体制,体制关系到法制,法制关系到理论。我在人大期间想专门研究法制、体制和机制的关系,法制决定体制,体制又决定机制,政府的体制如何搞活?机制如何搞活?政府的体制由谁决定的呢?不是由省长决定这个体制,最后决定的是法制,法制又由理论决定。我们经常讲,人大开会,右手举手赞成,过一段时间就左手退缩,发脾气。我们过去的工作为什么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呢?可以说是由于理论和法制没有联系起来。一切改革本质上是法制的改革,法制不改革再改也改革不了,而法制改革又是最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转型问题,社会主义理论本质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化与城市化两者如何协调发展,如何使得城市化的发展能够不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使得两者能更和谐科学地发展,使得城乡能更协调更和谐地发展。从理论上探讨,从法制上进一步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更有序。从这点意义上讲,我们推荐老曹担任特色研究会会长,各部门都要参加,以后还可以再扩大,这一点是很好的。
第二是关于农村的根本出路问题。现在从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发展战略,包括过去的合作化、公社化、机械化,到现在的产业化、现代化的一系列大战略,这些化虽然是口号,但都有一个内涵,即最根本的化是农民知识化,农村教育问题、文明问题和产业化问题都涉及农民的知识化问题。进城农民中的一部分人通过培训,使其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人们对农民工同情,关键还是由于农民工的知识素质不够,不能融入城市的问题仍然存在。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足,农民的中间教育还有问题。今后我们要加强中间教育,这是我们的根本出路,而且我们还要认识到中间教育和终身教育是不同的。
第三,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农村建设要有全面性和综合性,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建设的大优势。福建的农村不光只有山,更重要的是还有海,还有海峡,现在能够将海洋经济、海峡经济跟林业也结合起来,进入产业化,潜力很大。更大的战略是使产业的最终目标与生物经济联系起来。有个资料介绍说关于生物种类问题,欧洲有八千多种,我们有四万多种,亚热带最大的优势就是生物种类多,我们有海洋、海峡、陆地、森林,可以从更大范围进行考虑,同时突破农村的特色。
第四,乡村建筑和设施要与多种文化结合起来。尤其是建筑不可以丢掉悠久的历史的文化,乡村的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发展起来,因为这是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一直以来,减免农业税是很重要的,另外还有一个方面要探讨,就是让农民发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自己建设新农村或者政府送机会建设新农村,所以两个方面要有机协调和谐发展。另外,大家提的建设新农村的新房子问题关系到整个的土地资源整合问题,假如现在的资源不进行整合,那么过一段时间,整个的农村面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今天对这个问题简要地进行一下阐述,今后在工作中可以更加具体地涉及。
 

 
曹德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去年特色研究会十周年纪念会的时候,有讨论这个课题。
我注意到,近几年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农村没有什么发展,一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赚到钱的人都到城里去买地、买房子了,不能让资金等生产要素回笼农村,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凋敝的现象。劳动力涌向城市,而现在的年轻劳动力在他们年老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会出现耕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局面,这是相当可怕的。所以中央提出这一课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题,我觉得是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这个课题提出后,我就这个课题还与许多人商量过。我认为,我们研究的课题与刘省长他们研究的课题是有区别的,他们是总体规划的研究,而我们不可以这样做,一是因为重复,二是无力承担。所以,现在课题变了一下,课题的方案研究设置应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研究课题中的几个问题或一些问题,重大不重大由大家判断,后面包括主课题、子课题中评价体系、总体规划等都不要考虑。根据大家刚刚发言的情况看,我认为我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就是省委省政府在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中,应该考虑而且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一些因素,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任务。我想刚才吴教授提出一些想法很好,值得我们去考虑,但是我觉得应该放在子课题里的农村改革创新上去研究,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布局也应该放在这里,从中总结出我们过去虎头蛇尾、做不下去的原因。总结教训,明确思路,为我们在下一阶段做出规划的时候给予指导,使下一步的规划布局有所参考,以实现既定目标。以上各位所提的看法,应该围绕像刚才苏省长提出的法制、体制、机制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进行展开,研究过去为什么会做不下去?刚才还提到的就是“等值不同质”的问题,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和认可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走的道路,应该避免重复,形成我们研究的特色,让省委省政府在研究规划布局的时候有所参考。所以,我觉得在子课题里面,把刚才的这几个问题进行重新梳理一下会更好。
在研究过程中,有几个问题要做:
第一个问题是要对农村的现实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应该说,农村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很大进步,表现在对农村的投入增加,如社保、医保、税改费等方面。温总理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必须下决心调整财政分配支出结构,但是我们后期的投入力度不可能很大,所以我想基本骨架还是要有的,农村没有基本的改革是稳不住的。
第二个问题是,在引导积极努力向上的同时,不能操之过急,不做过多期许,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第三,我们这个是属于内部的学术研究,是理性的研究探讨,但对外还是要注意的。我们现在处于敏感时期,内部的研究要做实事求是的研究。所以,我想我们下一步可以这么做:做好几个问题的研究,总的在改革创新,在总结教育,在明确思路和引进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来做实践和理论上的阐述。关于人员问题,我认为可以增加2个方面的人员,一个是建委,另一个是供销社的人员。供销社的主体是农民,对农村物流和经济建设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以后可以邀请一些人参加,建议以后可以通知他们一下,让其本着自愿原则参与到这里面来。至于具体的操作,我想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讨论过程中多商量多研究。
 
陈冬:研讨会是整个课题的新起点,也是一个新开端,刚才苏主任、曹主任都对我们进行了指导,使课题的定位重点、目标方向都比较明确。会后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根据专家的指导和各位同志的意见会进行重新的梳理,根据大家的意见不断进行补充,形成相对完整的方案。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对课题的任务、重点、目标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大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宝贵的观点。大家牺牲休息时间,不计报酬踊跃参加,这是大家对农村的责任感,对新农村的感情。今后随着课题的进展,会有更多的研讨活动,还会增加不同部门的人员参与。大家哪怕提出一两点的启示,都对我们的课题有很大的作用,工作就更有价值。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按照领导的意见,把这个课题做好。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
             (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未经审阅)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