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昌培学术思想 团结学 特色论 共和观 明言经
返回首页

苏昌培:从特色走向共和——一位智者的思考(2)

时间:2009-12-03 14:10来源:未知 作者:特色研究会 点击:
苏昌培学术思想 共和观 和与共和观 和是东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在东方,道家以人为中心,将宇宙与人生、自然和社会综合考虑,谋求天道与人道和谐发展的大和哲学,儒家和为贵、致中和的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
 
苏昌培学术思想 · 共和观
 
和与共和观
 

 
“和”是东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在东方,道家以人为中心,将宇宙与人生、自然和社会综合考虑,谋求天道与人道和谐发展的“大和”哲学,儒家“和为贵”、“致中和”的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础。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冲突的反思中,“和”的思想正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人民的共识。
共和观:共和不仅是反映自然界事物运动的本质规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共和代表国家走向发达高度民主文明,共和是发展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人类终归要改变无法战乱世界为有法共和国际。21世纪的世界观,必须确立宇宙共和观,这是客观存在的必须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须要求。
 
共和观的哲学新概念
 


 
 
       多元辩证法
       多元优态
       多元综合
       唯优辩证
       和适达道
 
       智耕河山
       建立共和大生态观
 
       构建和谐社会共和国际
 
学术界对《共和观》的主要评价
 
唯有多元一体的世界,才能有共和的人类共同创新美好的未来。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为《共和观》所作题词
 
《共和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开辟了新的视野,从哲学上阐发了“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用“和”的观点去确立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就应该强调各国和不同文明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学习,承认差异,坚持用和平协商和对话的方式去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和平、繁荣、公正的新世界。
                                                                                              ——著名哲学家汝信
 
《共和观》是对近年来日益凸显和频频出现的“和平共处”的观念和以往大量主要出现在政治领域的“共和”这一词语概念,进行历史现实未来全方位的系统思考和提升,建立起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共和”哲学理论。《共和观》是真正站在人类和全球的角度来进行哲学思考。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郑庆昌
 
苏昌培学术思想 · 明言经
 
《明言经》选取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在不同角度立论人生处世、如何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官的精华智慧,采用以明导明、以明融智的方法,帮助读者用现代观念参透千秋世代伟人、名人成功智能,多角度引导读者明白理想,明确方向,明辨是非。
 
著名哲学家汝信在《明言经》序言中指出,《明言经》是一部独特的著作,它是作者认真研读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后用自己的诗一般的语言写成的心得体会。
 
苏昌培学术思想 · 总结
 
苏昌培同志三本学术著作,“团结”成学,“特色”为论,“共和”作观,各成一书一说,系列下来,独辟蹊径,自成一体。三部著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各具特点。三部著作都是把我们平常很熟知的词语概念,提升到更高的乃至哲学层面,赋予新的内涵,形成理论体系。从研究的角度看,《团结学》处于政治层面,《特色论》进入哲学层面,《共和观》已真正站在人类和全球的角度来进行哲学思考。
《明言经》则是作者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精粹的独特解读和感悟,对一生做人、做事、做官的思考和总结。《明言经》集中展现了作者的哲学新概念,智者的一生追求和内心世界。
从《特色论》到《共和观》,既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对历史、现实、未来,特别是当今国际国内形成巨大变化深刻思考的结果。
特色与共和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世界多样与统一、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和人类的价值追求。特色侧重反映的是多和异,在多的比较中显示出其特别的优质、特别的出色;共和侧重反映的是一与和,在统一和谐中形成优质、实现优化。然而,就深层本质而言,两者又是一致相通的。没有共和就不会有特色。任何有特色、优质的事物,不仅其内部各个部分、因素、层次要协调,而且它与外部更大系统的事物之间也要保持和谐。反之,没有特色也不会有共和。共和优化的事物一定不是单一的同,而是不同之同、多样之和谐。一个整体中的各个个体越有特色,它们之间就越有互补性,就越能形成优化和谐的一个整体。而就该整体在更大的系统来说,这个优化和谐的整体又一定是有特色的。正因为特色与共和这种内在关系,对特色的深入思考必然引向共和。
 
苏昌培学术思想的核心
 
        ● 特色居上
        ● 和适达道
        ● 智耕河山
 
苏昌培生前构思的两本书
 
        ● 耕天梦
        ● 抗灾法
 
                 
 
下面这两首诗——《花节》、《桂景》是苏老在病榻前用微弱颤抖的手留给这个美好乡村、美好家园,美好世界的期待和憧憬,愿这个世界,这个星球永远是:美境福地,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