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叔明研究员 林其屏研究员 郑庆昌教授 陈冬博士 张文彪研究员 吴声怡教授 吴兴南教授 王耀明博士 陈清福兼职教授江化开兼职教授 陈延锋兼职教授
返回首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等值不同质

时间:2009-12-08 11:54来源:未知 作者:江化开 王阿娜 点击:
追求“等值不同质”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现实的、长远性的选择。“等值不同质”不排斥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而且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通过对日、韩、法、德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本文揭示了“等值不同质”的新内涵,包括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和公共品的三个“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等值不同质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国际比较
 
江化开 王阿娜[1]
 
要:追求“等值不同质”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现实的、长远性的选择。“等值不同质”不排斥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而且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通过对日、韩、法、德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本文揭示了“等值不同质”的新内涵,包括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和公共品的三个“等值”维度和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三个“不同质”维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价值取向;等值不同质;国际比较
 
The Value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Equivalent Homogeneity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bstracts:  The value of equivalent homogeneity is realistic and long-term choice while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is value benefit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not rejecting urbanization and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Japan, South Korea, France, German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new connotation of the equivalent homogeneity, including three equivalent dimensions employment, education, public goods, and three heterogeneous dimensions, target, content, path.
Key words: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value; the equivalent homogeneit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是要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与城市共同协调发展,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等值不同质的现代生活。对于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运动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和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一、日、韩、法、德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日本的新村建设
日本的第一次新农村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针对二战后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农村青年对未来的农业和农村失去信心等诸多难题而提出的。其政策目标确定为在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下,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强化农业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农民合作,提高经营水平。第一次新农村建设主要做了三项工作:确定推行区城、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体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日本的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果是普遍整治了小规模零散土地,建设了一批农村公共设施,恢复并发展了农业生产。
6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推行了后来被日本农业界称之为“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农业政策,将新农村建设置于推进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位置。主要是针对当时日本农业和农村面临劳动力不足、经营规模过小、机械化程度偏低、农民住宅居住条件较差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设施落后等一系列矛盾。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主要着力方向有四个,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出了“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三是建立农村保障制度并加大扶持强度;四是引入新产业。日本的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果是大大加快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急速上升。[1]
第三次是以重新振兴农村为目标的造村运动。造村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在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围绕产业的振兴造村和造人。造村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赶上甚至超过了城市居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改变农村硬件设施面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这一工程自1970年代初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经历了五个建设主题阶段:缩小城乡生活环境设施建设的差距(1973-1976年)、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农村定居社会(1977-1981年)、地区居民利用并参与管理各种设施(1982-1987年)、建设自立又具有特色的区域(1988-1992年)、利用地区资源,挖掘农村潜力,提高生活舒适性(1993至今)。[2]
(二)韩国的新村运动
为了解决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所导致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韩国政府于1970年倡导和推动了建设新乡村运动。根据运动中政府角色的变化,可以将这一运动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官方主导新村运动时期,时间范围大致为1970年至1980年。根据建设重点的不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村基础建设阶段(1970年至1973年)。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第二阶段是扩散扶助阶段(1974年至1976年)。这一阶段,新村建设的重点调整为增加农户收入、改变落后村庄面貌、综合治理国土、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城镇居民工资待遇、进行国民教育方面。第三阶段是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内容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并在城镇强调全民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个时期为政府扶持民间主导新村运动时期,时间范围大致为1981年至1988年。这一时期,官方主导的新村运动转变为以新村运动中央本部为核心的民间主导型运动,将这一运动推向高潮。将运动的主导权由政府转移到民间组织,主要是为了消除官方主导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所有的新村运动组织都成为官方或准官方的官僚组织,使得这一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倾向;其次,人们的自发性、自主性下降;再次,以成果和政绩为考核标准,缺乏各个地区自主发展的动机、长远眼光和战略研究,不少项目流于形式。[3]
  第三个时期为完全的民间主导型新村运动(1989年以后)。这一时期,由于韩国农业和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村运动在农业和农村方面虽然还在推出一些新措施,如“一区一社一村一品运动”、“农产品直销”、“城乡姊妹联系”等。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村运动也带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同步特征。这次新村运动以“生活改革运动”和“构建新的地区共同体”为两大核心,以“共同和谐生活的国民运动”为理念,将目标定位为“克服经济困难,构建共同体社会”。[3]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