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论丛
返回首页

特色:成熟的标志(2)

时间:2009-12-12 15:51来源:编辑之友1995年第5期 作者:顾传菁 点击:
特色是持久的追求 特色的形成,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践与努力,特色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不懈的追求。 我国解放前的出版社有许许多多,留下来的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少数几个历史悠久的名牌出版社。他们不出平
      
特色是持久的追求
      
     特色的形成,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践与努力,特色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不懈的追求。
     我国解放前的出版社有许许多多,留下来的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少数几个历史悠久的名牌出版社。他们不出平庸、低格调的书,而注重出版高质量的书,在竞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中华书局,是全国最大的古籍出版社,每年出书在100种左右,图书品种不多又比较单一,尤其是那套恢宏的《二十史点校本》及其他众多的丛书、套书,成为国学之宝库,在读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象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多年来重版率保持在60%左右,一些经长期考验的优秀而有特色之作,迭经数十年仍保持常销不衰的势头。可见,有质量、有特色的出版社,才会葆有持久的生命力。
     特色的形成与创造,有时需要几代人不懈的追求与努力。
     这里以出版散文为特色的百花文艺出版社为例。百花社建于1958年。首届社领导本人就是散文家,喜欢散文,对散文颇有研究。出版的第一批新书中就有当代散文名家郭沫若的《洪波曲》,叶圣陶的《小记十篇》,以后又在全国首创了一种小巧、玲珑、精致的690×960毫米1/32小型开本,专门用来出版各家散文集,如冰心的《樱花赞》,巴金的《倾吐不尽的感情》、叶君健的《两京散记》等等。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出版社领导虽已换届多次,编辑队伍也有了很大变化,但他们对出版特色的追求仍是一如既往,并有新的拓展。在推出《百花散文书系》(当代卷),还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台湾散文丛书》、《中国杂文文大观》等等,再加上《散文》、《散文》(海外版)两个刊物,百花社的散文出版已囊括了古今中外散文名家名作,形成了整体化、系列化、立体化的优势。几代人的长达数十年的孜孜以求,终于奠定了百花社在出版界“散文盟主”的地位。散文给“百花”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荣誉价值,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特色的确立,需要胆识,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同样需要胆识。有远见卓识的出版家,才会带领全社人员创造特色,爱护特色,坚持特色,发展特色。特色与稳定性、持久性连在一起。
      
特色是成熟的标志
      
     当特色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就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它能够把可能流失的、实际潜在的、分散而不易察觉的、尚未形成和挖掘出来的创造力,显示出来,聚集起来,化成有很高效益、很高价值的产品。
     如:百花社的编辑们,人人明确要创造和支持散文特色。他们延伸、拓展了数不清的散文系列,精编、精校、精印,成为名牌产品。特色被社会认可后,作者也会将对口的特色精品主动送上门来。现在,作者能在“百花”出版散文,是一种荣誉和的档次的象征。编辑在散文的大环境中,日夜精编名人名作,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百花”的编辑喜欢散文,善长撰写散文,有的已成为散文名家。名编辑名家名作,自然容易产生名品。
     再如:新蕾出版社,从建社开始,很重视出版思想品德教育读物。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也已形成若干系列,有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革命传统教育丛书,传统美德丛书,约数百种,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图书大奖。他们思想品德读物的特色是:重策划、讲实际、入情理。今后,他们将更有计划地、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出新品种、新系列,在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寓教于形象、寓教于情理方面下功夫,使思想品德读物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孩子们的心里。他们体会到:特色,催人成熟,也使出版社走向成熟。
     成熟的出版社,善于调动编、印、发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力去完成一个任务。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特色体现在出版物之中,他们更加重视通过自己的产品去塑造自身的形象,这是特色的必然反映和结果。他们把CI(Corpoirate  Image 企业形象的缩写)导入出版业,自觉地遵循CI的某些原则,把包装作者、图书质量、广告宣传、装帧设计、市场营销等统一在出版社整体形象之下去综合研究,以增强出版社的实力和竞争力。
     有的出版社,在强调整个编辑队伍的策划意识的同时,还专门成立企划室,将策划的领域涉及到选题策划、谋略策划、广告策划、庆典策划、创新策划、营销策划等方方面面中去,其最终目的是塑造出版社的整体形象。毫无疑问,这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有特色的系列图书,对推出一批名牌出版社,极为有利。
     形象是无形资产。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359 .5亿美元,“万宝路”330.45亿美元,“雀巢”115.49亿美元。出版社形象,也是无形资产,虽然没有明确估价,但在读者心目中是有高低之分的。
     图书,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既要适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找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以特色和质量取胜,以良好的出版社的整体形象赢得信誉,完成从总量增长为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
     记得有位外国出版家说过:“出版若丢掉了个性,就是自杀。”此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没有特色的书,会被淹没在图书的汪洋大海之中。
     没有特色的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和发展,难以担当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
     特色是竞争力,特色是活力,特色是生命。
     现在市场上重复的、平庸的、不好不坏的、剪刀浆糊式改编的、粗制滥造低劣的图书太多太多。特色,将诱使你去创造、出新,你的创造力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与施展。
     有特色的出版社,在某些方面,永远比别人先走一步,先取得成功,先获得胜利。
     “办出特色”,已成为许多出版社的共同追求。愿它成为出版界的流行口号,成为出版界的热门话题,就像人应该有个性一样,深入人心。
    21世纪是智慧至上的时代。知识与创造将更具魅力。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的大地上,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出版社。她们象春天里的桃花、杏花、李花那样,盛开怒放,鲜艳夺目,显示出不同的风采、神韵,香飘万里,香飘天下。
       
                  (《编辑之友》1995年第5期)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