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新闻 会员风采 媒体报道
返回首页

《苏昌培文集》序

时间:2015-11-04 21:13来源:未知 作者:特色研究会 点击:
今天,是我们敬重的福建省特色研究会创始人苏昌培先生离开我们七周年的日子。他生前,先后撰写出版了《团结学》、《特色论》、《共和观》、《明言经》四部著作,给我们留下了隽永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是我们敬重的福建省特色研究会创始人苏昌培先生离开我们七周年的日子。他生前,先后撰写出版了《团结学》、《特色论》、《共和观》、《明言经》四部著作,给我们留下了隽永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四本著作,已以《苏昌培文集》结集出版,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发行。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汝信为文集专门作序。

 

 

        

《苏昌培文集》

 

 

 

苏昌培同志逝世已经七年了,他生前编著的四部著作是他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思想理论遗产。这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决定把这几部著作结集收入《苏昌培文集》再版发行,我有幸重读这些凝结着他的智慧和心血的著作,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呈现在我眼前。

     苏昌培同志与我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所敬佩的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他在解放前作为一个年轻的游击队员投身革命,新中国建立后他长期在福建省基层从事农村、农业工作,担任过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职务,直至福建省付省长和省人大付主任。他并非专业的理论工作者,也并未经过正规的理论训练,但在他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尽管担任着十分繁忙的党和政府的工作,却一直挤出时间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努力钻研理论,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尊重大理论问题进入深入研究探讨。他的这些著作就是他的艰苦的理论思考和探索的成果和结晶。这些著作中最早的两部,即《团结学》和《特色论》出版于1992年,距今已二十余年,《共和观》出版于2001年,《明言经》出版于2008年,可以说都经过了一定的时间的检验,我们今天重读这些著作仍觉得富有新意,切合当今时代的实际,仍能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这充分说明这些著作的充沛的活力,不仅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综览苏昌培同志的著作,给人的一个突出的印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关注天下大事、纵论古今中外的开阔的视野以及追本溯源、勇于开拓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我以为这是贯彻他的所有著作的基本精神,也是最值得称道的优点。即以《团结学》一书而论,团结问题本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兴衰的头等大事,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经典著作中也多有论述。但在我国理论界和出版物中,像《团结学》一书那样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全面而系统地专门深入研究团结问题的学术专著还是第一部,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因此,该书曾得到当时在福建省工作的习近平同志的赞许,他说:“省里有一位老领导集一身之经历,写了个一生从政的体会——《团结学》。尽管各种因素在任何时候都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在各种情况下,团结永远是前提。它绝对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前提。它绝对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前提。纵观古今都可以证明这一条。”(引自《中华儿女》2000年第7期《我是如何跨入政界的》)当前,中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团结也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抗战胜的磅礴力量。”2013317《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学习了习总主席的讲话,回过头来再读《团结学》这部二十多年前出版的著作,就能更加理解和体会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了。

又如《特色论》和《共和观》二书,也都是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伟大任务,也是关系到中国走什么道路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因此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和热点。可是,从对“特色”本身的哲学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实际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著作并不多见,诚如《特色论》一书序言作者邢贲思教授所说,《特色论》是我国学术界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论述‘特色’的理论专著”。即此一端,也可见其在理论研究上的开创意义了。我以为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依据列宁和邓小平的思想,破除了社会主义有固定模式的迷信,反对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縂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特色论》一书正是对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的具体论证和发挥。至于《共和观》这部著作,则根据对当今世界发展得客观大趋势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围绕着现时代的两大主题、即和平与发展而展开论述,主张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消除与当代世界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去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作者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哲学中“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加以现代的诠释,以此作为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和更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共和观》是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阐述,简言之,就是坚决反对战争,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平等相待,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发展问题上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方针,摒弃零和游戏、损人利己的旧思维;在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则应倡导交流互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求得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我国新进提出的“一带一路”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中国在和平与发展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的具体体现。因此,今天重温《共和观》一书中提出的一些富有前瞻性的设想,也还是有现实的参政价值的。

阅读苏昌培同志的著作,感受颇深的是他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典籍的热爱和创造性运用。他不仅广泛地引用祖国历史文化思想资料来论证和说明某些理论观点,而且还专门编著了一部《明言经》,用自己的诗一般的语言来阐发他认真研读孔子、老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不同学派的经典后的心得体会。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的民族的 ‘根和 ‘魂,丢了这个‘根和 ‘魂,就没有根基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才有真正旺盛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等,在当今世界也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目前问题的关键仍在于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态度去对待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吸收其精华而弃其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根据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充实拓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力。《明言经》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以上是我重读苏昌培同志的这些著作后的一些粗浅的感想。我以为,读他留下的书,认真地思考书中探讨的问题,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

 

汝 信

2015717

                                       

再版前言

    父亲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19498月加入游击队,时17岁。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村、农业工作,19875月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省长。

    父亲学历低,仅上过两年小学和两年初中。入伍后的60年中,勤于自学,由读书、爱书、买书、藏书、研书到著书,特别是在人生最后的16年里,编著了上述四书(98. 7万字)。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年,仍坚持亲撰、亲校《明言经》书稿,以及计划编撰早已酝酿的《减灾思》和刚定名的《耕天梦》两书。

    《团结学》出版于19922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汝信先生在《序》中说:“像这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团结问题做全面而系统的论述的著作,在国内还是第一部”,“它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特色论》出版于19927月,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邢贲思先生在《序》中说:“《特色论》是我国学术界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论述‘特色’的理论专著,相信它的出版,不仅对于广大读者学习理解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从哲学上研究‘特色’问题将起到开创的作用”。

   《共和观》出版于200111月,汝信在《序》中说: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指出,在新的时代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他说,‘原子能的释放已经改变了一切,使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变得陈旧不堪了,因此我们将面临前所未闻的大灾难。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我们就需要一种完全新的思维方式。’苏昌培同志的新著《共和观》正是经过认真的反思而完成的研究成果,他在本书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开辟了新的视野,从哲学上阐发了‘和’的意义和价值。”此书出版“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时任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共和观》出版亲笔题词,“唯有多元一体的世界才能有共和的人类共同创新美好的未来”。

    《明言经》出版于200810月,汝信在《序》中说:“《明言经》是一部独特的著作,它是作者认真研读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后用自己的诗一般的语言写成的心得体会。”对当代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吸收、应用传统文化精粹,以创建和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我认为,苏昌培同志是努力做到这一点的,这也是《明言经》一书最突出的优点。”

    《减灾思》酝酿于1993年,汇集了父亲对自然灾害的认知、防抗体系的建设、生命财产的保障等真知灼见,如抗台风,“八字诀”等;并将深入阐述自然灾害的创伤或可恢复,现代人类的活动导致的生态严重破坏或可弥补,而人类之间的意识对抗和现代科技足以瞬间相互毁灭才是人类最大的忧患,从而揭示共同保护地球家园和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美新世界的深度反思。

    《耕天梦》定名于父亲病重的2008年初,饱含着他对人类终将耕耘太空、穿梭天地的无限遐想,坚信人类走向共和的美好未来不是梦!如今的他或许正与同样怀有赤诚心灵的先贤们,为人类的辉煌未来在太空续谱他们未竟的篇章!

    已出版的四书虽各自独立为书,但无论其书名还是其内容无疑可清晰看出其内在紧密的逻辑联系,共同揭示出一条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理想途径。而憾未成书的两书既是四书的有机体系,更体现了父亲宽阔的胸襟和浩瀚的睿思。

    四书的先后出版,创造了四个“一”,即第一部系统论述“团结”的专著;第一部系统论述“特色”的专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部独特的著作。前三本书曾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出版消息或刊登学术评论文章,产生了多层面的学术影响和超常的实践效应: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接受《中华儿女》(2000年第7)专访时说:“省里有一位老领导集一身之经历,写了个一生从政的体会——《团结学》。尽管各种因素在任何时候都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在各种情况下,团结永远是前提。它绝对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前提。”

    200589日,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接受央视《东方时空》抗“麦莎”台风专访时说:“我记得我在福建的时候,福建有一位老副省长,他是负责抗台的,他总结了也是几字诀,抗台几字诀,最后一个字就是跑。……这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这是对血的教训的吸取而得出来的结论。”

    20088月,汝信在《明言经》的《序》中对父亲及四书进行综合评价说:“苏昌培同志是我+分敬佩的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他先后完成了《特色论》 《团结学》和《共和观》三部理论著作,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民主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新意迭出,发人深思。他的这些著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地联系中国的实际,体现我们时代的特征……”

    201311月,中共福建省委主办的《海峡通讯》2013年第11期刊登了《福建日报》原要闻部主任撰写的文章《求真务实,讲管用的话—亲历习近平同志下基层调研》,文中回忆:“抗”不了就要“跑”……这个“跑”字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会议上听原副省长苏昌培说的,他认为抗台风要落实“测、报、警、防、抗、抢、救、跑”八字方针。而“跑”字,当时作者没敢写入报道稿件。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