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新闻 会员风采媒体报道
返回首页

海西,拐点之役(4)

时间:2011-09-06 16:25来源:未知 作者:特色研究会 点击:
2011 年 3 月 10 日 ,国务院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开发和科研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努
2011310,国务院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开发和科研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据此,福建也成为继山东、浙江和广东之后,全国第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

  虽都是试点省份,但侧重点却也有所不同。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政策法规与规划处处长陈思增对此做了这样的归纳:“浙江突出的是海洋资源和舟山岛的综合开发,山东突出的是蓝色半岛经济区,广东突出的是海洋科学开发,而福建突出的则是海西特殊的区位优势。”

  借助特殊的海洋区位和丰富的海洋资源,立足“海峡、海湾、海岛”三大优势特色,福建的思路是,形成“一圈一带六湾十岛”的发展新格局。

 “一圈”是通过构建海峡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圈,形成闽台海洋合作新格局;“一带”是以沿海城市群和港口群为主要依托,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六湾”是因地制宜,形成环三都澳、湄洲湾、泉州湾等六大各具特色的主题海湾;“十岛”则是着力提升平潭、东山、湄洲、琅岐等十个特色海岛的科学开发水平,陈思增向记者简明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思路的内涵。

  纵观沿海战略,这一发展思路是共性的。山东的布局是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浙江是要推进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辽宁则是要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

  国家战略的先后跟进,布局思路的大同小异,似乎已成为各沿海省市谋篇布局的一种固定的差异化模式。各省市规划布局的思路,虽然更多的是基于因地制宜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但区域之间或者是城市之间在这些层面上却又几乎不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就极易造成产业同构和城市间的同质化竞争,这样的弊病不仅仅存在于单个区域战略内部,更存在于沿海布局的各大战略之间,这也是目前各沿海战略在发展海洋经济上,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缺乏区域之间的整体考量,所造成的结果往往就是重复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规模上的量的增长,而缺乏产业结构和层次的质的提升。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处处长叶飞文的观点是,海西区在具体的部门协调推进发展和产业指导布局的过程中,会有所区别。除了要依靠每个地方自身所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优势,还要借助市场的力量,突出差异化发展。比如正在推进的厦漳泉同城化和福州大都市区建设,就是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

    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如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形成了“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

    福建与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历程相类似。自1985年以来,福建的海洋经济发展走过了“大念山海经” 、“山海合作,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