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著 研究报告专题研究 策划案例 会员成果
返回首页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综述(2)

时间:2009-12-18 14:07来源:未知 作者:特色研究会 点击:
( 5 )农民权益保障论。党国英认为,要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就必须保障农民权利,农民有四项权利最为重要 : 土地财产权、平等的公民身份权利、经营自主权以及为发展经济而自主组织的权利和民主选举权利。如果确立
5)农民权益保障论。党国英认为,要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就必须保障农民权利,农民有四项权利最为重要:土地财产权、平等的公民身份权利、经营自主权以及为发展经济而自主组织的权利和民主选举权利。如果确立和尊重四项权利,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稳定都将得到根本保证。迟福林呼吁,给农民全面的国民待遇,提供有保障的农村公共产品,来促进农民增收。
6)产权制度改革论。周其仁研究产权在社会与国家交易中形成的问题时,提出农民收入的重点,不是政府的意愿和收入调控政策,而是农民财富的产权状态。回避产权界定问题寻求农民收入增加的“招数”,基本上都是缘木求鱼。他建议如下:一是,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只限于政府出资“收购”或“销售”农产品;二是,废除目前“民土变国土”的城市用地制度;三是,废除靠行政权力“推进”城市化和城镇化,试行“公司办城镇”的新体制;四是,把关于土地的各种权利,清楚地界定到农户头上;五是,政府要增加对农村资产的划分、登记、建契的服务,并通过开放农村的行政垄断市场,鼓励外资外企、民资民企进入农村市场。蔡日方等也是从发展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角度来说明产权的作用的。
7)促进农民就业论。吴敬琏认为,提升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和预期效果已经不大,实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温铁军提出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保障广大农民的充分就业。盛来运指出,农业不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结构调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增收潜力,只有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才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方向。促进农民就业的途径主要有:一是推动农民农外就业(农村劳务输出)。其他学者提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农民市民化观点。二是减少农民数量。减少农民是国外工业化先行国家农民收入增长的成功经验,来源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构成特征也表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三是打开城门,加快城镇化步伐,让大量农民转变为市民,成为工人、商人、企业家等。有学者利用中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8)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论。王春超利用舒尔茨的理论,以收入流价格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析农民收入流来源的供给和需求问题,从理论上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着眼点应是对现代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的投资,要合理地引导农民的投资行为和提高农民家庭投资力,要积累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特别要重视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以及对他们的技术培训。李朝林认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主要方法是增加教育投资。
9)农业内部增收论。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观点有:一是打破小生产,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探索现代化道路;二是大力发展家庭饲养业,它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以及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三是要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农民增收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升级,要通过优化结构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
10)财税制度改革论。深化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许经勇提出,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向着城乡统一税制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演进。有学者总结了农业税减免对农民增收的积极影响,验证了减税的作用。还有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带动作用角度进行思考的。
11)合作组织论。顾建列、张琦提出创新股份合作经营体制,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股份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村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模式,合作经济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赵光文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协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2)综合推进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在于能够克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归根到底还是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多途径地解决不同群体农民增收的制度性障碍。陈锡文、韩俊、叶兴庆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许宏大提出“五机制”:鼓励农民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务工机制;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机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机制;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机制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机制。邓大才从产业分工、政府支持保护等8个方面来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并构建增收的长效机制。李风臣提出“五个原则”“、四句话”的要求“、五个超常”的意识“、四个一方”的标准和“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思路,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陈君文提出要构筑“五大战略平台”:农村流通专业协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各项支农政策和乡村基层干部的工作。官永彬提出,要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全面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主张用综合措施来建立长效机制的还有石大力、肖全友、杨文宪、朱龙铭、杨素梅等学者。焦守田和王东荣分别对构建北京和上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对策。
二、实践综述
1、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践。主要采取以下做法:一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二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如率先在西部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进市域范围内户籍人口自由迁徙,逐步建立起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三是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持续动力。如对农村集体土地颁发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对农村房屋颁发房屋所有权证,落实了农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探索农村产权流转,成立了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织市县两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和市级现代农业物流业投资公司,建立农业农村投融资平台。四是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群众基础。如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撤并了27%的乡镇、47%的村。五是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加快推进灾后重建。
2、广东:惠州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逐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二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加快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用经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推动农业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转变。三是,以推进城市建设为载体,拉开城市空间,缩小城乡差距,逐步使农民转变为市民。四是,以解决一保五难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五是,以中心镇为依托,加快农村城镇化,以城镇的繁荣促进农村的繁荣。如在城区和中心镇规划范围内,取消农民宅基地分配,提倡建设农民公寓;对已有的城中村,采取以时间换空间以货币换空间以空间换空间等办法实施改造。六是,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体制创新,逐步建立了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体制。实行统一城乡劳动用工政策,将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在县一级实行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的城乡五统一制度,统筹城乡就业管理。
3、浙江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措施。浙江省政府20098月份出台了《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如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省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实施生态强渔富民行动计划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行动计划,提升水产品品质。二是,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如,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深入实施百万亩喷微灌工程。三是,加强农产品营销。如在城市农贸市场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销窗口。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四是,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提出,加快发展农家乐,优先列入政府会议采购定点。鼓励欠发达地区农民从事来料加工,加大结对扶贫力度。五是,增加三农投入。提出,加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康庄工程、强塘固房、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标准渔港、标准鱼塘及动物防疫工程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推行省农信联社丰收小额贷款卡。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